香港監察揭發 政府扣起港人MPF 22億英鎊
- 石鳴社
- Apr 19, 2023
- 3 min read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最近發表報告指,港府扣起移英港人高達22億英鎊強積金。
香港監察查看過若干銀行致個別人士的信函,發現銀行按照香港政府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發出的指引,拒絕個別人士提前提取強積金的申請。
任何人擬永久離開香港,一般有權提取強積金儲蓄。然而,中國外交部因應BNO簽證計劃在2021年1月啟動,單方面宣布不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身分,以此阻止數十萬港人提取強積金。
香港政府在沒有修訂相關強積金運作法律或法規的情況下透過法令展開這種報復行動。
香港監察政策及倡議總監Sam Goodman對此表示:
「中國政府不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這種報復行動旨在對移英港人施予經濟懲罰,嚴重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規定的義務。
這是明目張膽的搶錢行為,是針對經BNO簽證計劃移民港人的懲罰措施,意圖警告其他考慮離港的人。」
原文:“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etaliatory action to no longer recognise the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 is designed to financially punish those leaving the territory and is a gross violation of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and the Basic Law.
This amounts to a brazen asset grab that is a punitive measure targeting anyone who has left Hong Kong under the BNO visa scheme and is intended to warn others who are thinking of leaving.”
據「香港監察」周日(16日)發表的報告指,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中國外交部和港府2021年1月單方面不再承認BNO簽證作為身分證明,不但導致數以十萬港人無法入境,更有大批通過BNO移英的港人被港府扣起強積金,估算涉及約22億元英鎊,涉及MPF計劃包括總部位於英國的匯豐銀行,和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宏利保險。迄今逾16萬已申請BNO簽證的港人,恐受影響。
報告又指,曾公開支持《港區國安法》的匯豐銀行,通過各種計劃佔據MPF市場約 30% 的份額,意味著將扣留約 6.6 億英鎊的資產,Sam Goodman認為匯豐沒有履行其作為MPF受託人的責任,且聽命於獨裁政府,認為匯豐須向客戶和英國政府交代。
近日高盛經濟學家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包括政府官方借貸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政策性銀行持有的債務在內,中國政府債務在去年增至156兆人民幣(約18兆英鎊),相當於其一年GDP的126%。據高盛估計,中國政府增擴債務的付息規模,今年將達到5.8兆人民幣,相當於GDP的4.8%。據彭博計算,這意味償債成本相當於今年政府支出的15%,這將導致中國政策寬鬆空間受限。
石鳴社研判港人的22億元英鎊MPF應該凍過水,已被蒸發了。所以是既攞唔到,也無得俾,在全球供應鏈撤出中國的情況下,疲弱的中國經濟已無法正常運作,香港人也成為大陸韭菜。
今次非常感謝香港監察的揭發,同時也明白為何香港監察的網站早在2022年初已被港府封鎖,中共就是懼怕真相。
香港監察是一個在英國註冊的非牟利組織/ 慈善組織。該機構與英國、美國、歐盟、加拿大、德國、澳洲、紐西蘭及其他國家的高級外交官、決策者和議員保持定期聯繫,為有關香港的自由、法治和自主的全球倡議策略,提供資訊和建議。該機構與世界各地有影響力的媒體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與頂尖學者密切合作,發佈高質量的研究報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