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ship爆炸 員工歡呼 Musk恭喜團隊
- 石鳴社
- Apr 21, 2023
- 2 min read

SpaceX在試射前就聲明,成功的機會很低,此次試射最主要的任務是搜集資料與累積經驗,Starship爆炸後員工依然歡呼雀躍。SpaceX一直堅信在實踐中遇到事故,是最快的學習方式,這和習慣事前緩慢地大量測試來降低意外的NASA不同。不過NASA去年發射的SLS(Space launch System)火箭,也是經歷兩次試射後才成功。
馬斯克上個月在Morgan Stanley主辦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第一次發射成功的概率為50%。 「我不是說它會進入軌道,但我保證肯定會很精彩」馬斯克說。 「不會枯燥無味。」
最終Starship在今天(20日)的發射並不順利,從發射一開始,其 33 具引擎就有 3 具失效,而隨著火箭逐漸上升,又有 3 具引擎熄火。不清楚是否是因為推力不足,又或是推力不均衡的原因,火箭逐步偏移軌道,並開始在空中旋轉。最後上級火箭未能與下級分離,之後應該是由 SpaceX 手動引爆,在空中解體了。
Starship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火箭,也是SpaceX的人類移居火星計劃中的關鍵一步。Starship加上Superheavy 火箭總長 119 公尺,比起自由女神像還要高,直徑 9 公尺,發射時的全重約 5000 公噸,無論從長度、重量、推力,來算,Starship 都創下了人類火箭史上的新紀錄。
Starship有效載重能力高達150噸,最多可乘載100位太空人,但也因為體積龐大,升空發射困難重重,且Starship的設計目標是能夠重複使用,也因此更加提升發射的挑戰性。
根據NASA的數據,目前SLS火箭能將27噸有效載荷送上月球。即便進行升級後,SLS火箭向月球運送有效載荷的能力也只能加到38噸。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NASEM)去年的一份報告表示,「星艦系統可以容納比傳統NASA行星級負載大得多、重得多的有效載荷,傳統NASA負載因為發射成本而盡可能減少有效載荷尺寸和質量的需要會大大降低。」
「這真的就簡單多了。當你為天文學設計任何任務時,都會受到火箭可用質量的限制,」哈佛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高級天體物理學家馬丁·伊爾維斯(Martin Elvis)在接受採訪時說。例如,NASA的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必須設計成可折疊,這樣才能塞進阿麗亞娜5號火箭的鼻錐中進入太空。而且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總質量不到14000磅(約合6.35噸),遠遠小於星艦系統的負載。
早就準備好再試射
馬斯克表示,如果這次發射失敗,SpaceX會很快再次嘗試。 「我們正在德州南部建造多艘星艦,所以我認為我們今年有80%的機會進入軌道。」
馬斯克說,一旦投入使用,星艦可以將「進入太空的成本降低幾個數量級」,使人們能夠前往火星,並最終實現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的目標。
「我們不想成為那種很差勁的單一星球文明,」馬斯克說。
Starship 網站:https://www.spacex.com/vehicles/starship/

Komentar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