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Facebook
  • Instagram

美國回防第一島鏈 新月型包圍圈

Updated: May 10, 2023



日本,韓國,菲律賓接連與美國有緊密的軍事部署,以備戰壓止爆發熱戰之可能,以強大軍力展示震攝中共,嚇阻戰爭之爆發,讓習近平每天睡醒都感到今天不能動用武力侵犯台灣。


強化《美日軍事同盟》 首相岸田文雄1月13日訪問白宮,美國與日本宣布大幅強化軍事關係,日本同意美國在台灣附近的沖繩部署海軍陸戰隊。


27日首度披露採購的數量,指為了加強日本的防衛,計劃向美國採購最多400枚戰斧巡弋飛彈。最重要的變化是尋求擁有反擊能力,通過引進巡弋飛彈「戰斧」(Tomahawk)等先進武器來實現。過去,如果日本受到飛彈攻擊,只能被動應對,將其攔截擊落;而最新的反擊能力下,日本可以對敵方領土及領海的進行反擊。


台灣海峽是日本進口天然氣和石油的重要航道,日本沖繩的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宜蘭只有約100公里,一旦該地區出現戰事,將嚴重影響日本的經濟和安全。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說,「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


《美韓同盟》華盛頓宣言

韓國總統尹錫悅4月26日訪問美國,自1981年以來首次向韓國派遣美國核潛艇的計劃,是美韓《華盛頓宣言》揭幕的頭條新聞,這個信息不僅針對朝鮮的不斷挑釁和核武威脅,同樣也可以威懾中共,如此前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一樣。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的共同防禦條約是鐵定的,其中包括我們擴大威懾的承諾——包括核威懾。」


拜登表示:「北韓對美國或其盟友和伙伴發動核攻擊是不可接受的,無論哪個政權採取這種行動,都將導致其政權終結。」


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5月1日訪問美國舉行會談。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雙方重申了美菲數十年間的安全同盟關係。會後,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提及台海、南海、美日菲三邊合作等多個議題。


拜登對馬可仕說 :「美國繼續堅定不移地致力於保衛菲律賓,包括在南海」。並重申了兩國在 72 年前簽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菲律賓在不久前,開放 4 個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包括巴士海峽的一些島嶼,而位於卡加延省(Cagayan)距台灣僅約400公里的海軍基地。美菲最近剛結束 2023「肩併肩」軍演,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美菲聯合軍演,且軍演位置臨近台灣,對此《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演習首次將重點放在菲律賓北部的防禦,以及為中國企圖以武力侵犯台灣做準備。


一直以來,中國與多個東南亞國家在南海有主權糾紛。 對此美國國務院最近發布了一項聲明警告說,解放軍嚴重影響了菲律賓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如果解放軍不停止對菲律賓的挑釁和不安全行為,美國將用 1951 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做出的共同防禦承諾,直接對解放軍使用武力。


美國回防第一島鏈 新月型包圍圈

如果美軍能夠擴大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從韓國、日本到台灣、菲律賓將形成新月型包圍圈,成為圍堵中國的重要防線。


菲律賓位於第一島鏈南端,處於對抗中國台海、南海武力威脅的最前沿,巴士海峽是美國軍隊從關島的空軍和海軍基地,派往台灣海峽最直接的通道,也是中國海軍進入台灣東海岸和太平洋的通道。


對美國而言,菲律賓是不可或缺的盟友,因為它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美軍能否進入菲律賓的軍事設施,可能成為西太平洋軍事突發事件的關鍵變量。


此外,美軍也對與台灣隔海相對的呂宋島非常感興趣,該島可以作為火箭、導彈和火炮系統的潛在地點,用來應對台海危機。


而美國在南韓部署的俄亥俄級潛艇,最多可攜帶24枚三叉戟II型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這些彈道導彈可以從水底發射,射程為1.2萬公里,每枚三叉戟導彈可攜帶八枚W88核彈頭,有評估還估算每枚三叉戟導彈可攜帶十二枚核彈頭,保守以攜帶八枚估算,意味著每艘美國彈道導彈潛艇可攜帶約192枚核彈頭,每枚可以指向不同目標。


每枚有47.5萬噸TNT等同的核當量等級,一艘俄亥俄級潛艇就具備4千萬噸的核當量威力,等同於當年美國投擲在廣島原子彈的2000枚,2000倍的威力。




 
 
 

Comments


© 2023 by Rock & Roar news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